顯示具有 水果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水果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

櫻桃與芭樂,你選哪一樣?



櫻桃與芭樂,你會怎麼選擇呢?

今天老闆說,之後我要負責進口"有機"的水果,我是個龜毛的人,內心有些不能認同。
我覺得"有機"除了產品本身之外,對環境的衝擊也要考慮進去。真正的"有機",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,而只不是那盤食物。心裡默默覺得:搭飛機來的水果是多"有機"啦!

但是現在各國的有機食品法,只有規範到食品的本身,對環境責任的部分用字都是"應該"。有規定跟沒規定一樣。

所以你家門口那棵自己種的木瓜樹沒有通過檢驗,它不是有機的。從加拿大空運來台的頂級有機櫻桃,它是有機的。他順便排放了12kg的二氧化碳,不過無妨,沒人在意。
這樣的"有機",有時淪為商人賣給有錢人奢侈品的一種品質標示,就跟香奈兒的那兩個C差不了多少。這也是現在很多人不強調產品是有機的,而是以友善、無毒這類的詞來區分的原因。

但是,為什麼老闆想賣櫻桃? 芭樂不好嗎?

芭樂好! 好吃、台灣自產。食物里程數少,吃台灣水果才是愛台灣啊!
台灣有機水果也一直有在賣,但賣的很辛苦。問題出在三個字:"規格化"。
什麼是規格化呢?
工業產品就是規格化! 像是五香乖乖,賣了20年味道都一樣,隨時都有得買。這就是工業化量大、品質穩定的特性。
台灣有機水果做為商品,會碰到一些問題:產量小、品質不穩定、供貨期不穩定

對有機水果的生產者來說,用一些方法來突破產品先天的缺點。

  1. 可以用產地、農夫故事來行銷,做品牌與市場慣行農法的水果來做區隔。讓認同消費者願意預購,或是忍受一些大包裝之類的不方便。像是HUG超市常在幫農友做的。
  2. 加工,讓品質穩定,保存期長,相較之下有類似工業品的特質。像:在欉紅果醬、春一枝冰棒徐香蘭果醋...等
但是對於有機食品的通路商來說,這些缺點都是成本。

  1. 品質不穩定會常有客訴:你們這次的芒果怎麼不甜啊? 跟上次的差這麼多!
    這裡的品質,有時非農友的問題。而是單一果園產量少,整個產季需跟多個配合,品質會有落差。但是消費者到你店裡買,就是認你的招牌的,不會管那麼多。
  2. 供貨不穩定,有些客人是買來送禮的,或是人要出國之類的。它不會管你是因為天氣異常、颱風來襲、還是堅持在欉紅造成延遲出貨或是無法出貨。
  3. 最後一個問題,我覺得是根本的問題:"產量小"。造成這麼多處理上的成本,銷售上也要依產季做專案來包裝、行銷、陳列。最後賣了三周就完售,總共賺個幾十萬,是在賣心酸的嗎?
進口的有機水果不同啊! 基本上它就是工業品:量大、品質穩定、供貨穩定。
國外的果園動輒幾百公頃,還有很多供應商可選擇。成本雖高,但是只要消費者願意買單,這都不是問題。進口蘋果、櫻桃這樣的水果,幾乎全年都可以賣,對通路商而言,開發這支產品,意味著投入較少的人力成本,獲得穩定的現金流。

想像一下。
有一個貴婦,他走進百貨公司的櫃位,看了一眼。說:你們怎麼都沒有特別一點的水果啊?!最後他走進了City Super花了2000元買了加拿大空運來台有機櫻桃。這大概是每小時都會發生的事。

所以,不是台灣水果不好。國外水果太好了! (是嗎?)

所以,老闆,我願意!


P.S.
如果你看不慣水果搭飛機來台灣,噴一堆煙還賣得貴松松,那下次在買進口蘋果、櫻桃、奇異果的時候多想一想,其實芭樂也很好吃啊!
下周再寫一篇:關於糧食自給率、碳排放,我們可以怎麼做?這類的文章。
畢竟,關於現代文明的必要之惡,都是為了支撐你我每天方便又快樂的生活啊!

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

甜柿、水柿、紅柿到底怎麼分? 柿子你搞得我好亂啊!

這幾天柿子價格議題延燒,網路上也出現好多柿子的文章。

無奈大多數的媒體與部落客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場,只舉出對己方有利的證據,焦點都被模糊了。

讓我這個單純想了解柿子的人超痛苦的。

所以小弟做了點功課,發了這篇文,無關乎政治立場

希望各位對柿子議題發表高見時,至少先對柿子有基本了解。

 

甜柿、水柿、紅柿到底怎麼分?

[caption id="" align="alignnone" width="250" caption="圖片由左至右依序為:甜柿(富有)、紅柿(四周柿)、水柿(牛心柿)"]柿子怎麼分? [/caption]

 
先告訴你甜柿、水柿、紅柿都是一種統稱(俗稱),就像台北國有12個行政區、台灣原住民有14族一樣。

為了方便外人了解,住台北市的人我們就統稱台北國民,不再細分是住在大安或文山區…

但是在果菜市場上的價格,不是用統稱來分,是用品種來分!

而甜柿、水柿、紅柿各包含了多種品種。所以我們用統稱來討論價格只會被搞混!!

以下表格方便大家釐清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品名統稱(俗稱)品種
台北國民天龍人蔣氏遺族
番茄小番茄聖女
柿子水柿牛心柿

 
同樣住在台北,我與蔣氏遺族的身價天差地遠,不能一概而論,同理可成立在柿子上。

而台灣栽種的品種,主要分為:牛心柿、四周柿、次郎、平核無、富有。

小弟又做了下表,讓大家快速了解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品種統稱(俗稱)分類用途
牛心柿水柿完全澀柿多用於柿餅加工
四周柿紅柿完全澀柿直接食用
平核無甜柿不完全澀柿直接食用
次郎甜柿完全甜柿直接食用
富有甜柿完全甜柿直接食用
花御所甜柿完全甜柿直接食用

 
而柿子又可依會不會在果樹在脫澀 (液態單寧轉化為固體),

可分為:完全澀柿、不完全澀柿、不完全甜柿、完全甜柿

澀柿要經過人工脫澀才可以食用,傳統方法有埋在土中、與茶葉鹽巴靜置等、滴醬油。

目前的做法為滴鹼水 (四周柿) 與 泡石灰水 (牛心柿)。

想要更多了解,推薦看這個youtube:



 
除了品種以外,我們討論價格時,除了單位需一致 (每公斤、每台斤、每顆),更應該注意的是在產業鏈中的哪個位置

產地價、採收前後、脫澀前後、加工前後、裝箱前後、批發市場價、中盤價、零售價都不一樣。

不在同一基準點上的討論,就像用買slicon的價格要去買IC晶片一樣,毫無意義。

更糟糕的是,從頭到尾就沒有想把事情搞清楚、講清楚,只想要操作選舉議題的政客。



BTW 我今日去市場是買到一顆40元的富有甜柿。 如果可以的話也請幫我買一斤2元的,科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