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看這本書是因為這篇文章「美商高盛不會教你的事」,推薦要了解現在的世界是怎麼被支配,就要研究羅馬史。立刻買了這本書,最近才看。
這是一本很容易讀的小書,看了之後對羅馬史會有初步的認識。內容是作者澄清關於對羅馬人的20個誤解,但是作者基本上是一個「羅馬粉」,所以聽他的也不一樣都對。
不過看了之後真的是對羅馬產生濃厚興趣,覺得羅馬的制度對現今社會的影響依然很大,也不禁對比起目前全的全霸權美國跟羅馬帝國的相似之處。(其實驚人地多)
關於20 個問題作者回答與我的心得:
- 羅馬在文化上被希臘征服?
A:不對,應該是說羅馬有心胸學習戰敗者的文化,也有足夠的自信去讚美希臘的美好。反之,自卑的民族,才會一直強調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好的。(這就是愛台灣?......)羅馬詩人在宴會上對皇帝奧古斯都說:「在軍事上面羅馬征服希臘,在文化上羅馬被希臘征服」。奧古斯都微笑表示同意,這不是因為文化上的自卑,反而是因為自信與從容。
- 萬惡的羅馬人因為暴力、縱欲、貪婪、浪費才滅亡?
A:這是人性,基督教控制世界1700年了,這些東西有消失嗎?
- 都市與地方關係,羅馬帝國是由地方、都市與「羅馬路」組成的。地方供應地方所需,都市是大眾設施所在,道路連結兩者。
- 貧富差距是因為稅制的問題。但是考慮到徵稅技術的問題,是能夠期待那時候的人做得多好?另外羅馬運用富人的榮譽心,讓富人捐助公共建設,這傳統算是有拗回一點差距。
- 羅馬與迦太基:三次戰爭,從新興羅馬挑戰迦太基霸權,到國力逆轉、到把迦太基滅國。
- 日本與羅馬的相通點(作者是日本人):請去看羅馬浴場比較快
- 「羅馬式的和平」就是用武力去確保是力範圍內的貿易自由,藉由貿易再賺取利差或關稅。這點實在是跟世界警察美國人主導的國際貿易非常相似。
- 羅馬皇帝終身制之後暗殺成為權力制衡的一種常見選擇。
- 公民權,相較於希臘,羅馬樂於給戰敗的民族公民權,被給他們元老院席次。邀請戰敗民族的菁英階級一起統治羅馬,並同化其民族。
- 一神教vs 多神教 承認戰敗民族的神 (也給神公民權),才可以同化。不承認別人的神,等於否定整個民族的價值觀,怎麼可能同化? 反觀一神教基督教、伊斯蘭教的對立,羅馬人其實很進步。但是現在社會的人權、自由、民主的信奉,其實是一種凌駕在宗教之上的普世價值,阿拉、耶和華反而像是可以並存的神祉了,這點美國人也跟羅馬很像。
- 羅馬法:
羅馬法是人寫的,可以批評可以改正。摩西十誡是神寫的,沒得討論,所以不能與時俱進。
- 都市計畫:
劇場、競技場、神殿、澡堂、圖書館、下水道、取水道......即便是征服的行省、前線的防禦型基地,也是這搞。
- 一天分為麵包與娛樂,半天工作半天放鬆。沒有例假日,神明祭典的時候放假。
- 帝制之後越來越不自由才滅亡,末期沒有人才?
這是失去國家統治權的一群菁英在靠北,後期羅馬國策轉為防禦,也不需要征戰四方那種凱薩型的人才,反而需要保守的人來治國。
- 奴隸:
奴隸可以獲得解放,有機會階級流動。不會被視為動物。跟一般人的差別只是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未來。後期戰俘少了,沒有奴隸,還出現奴隸養殖的現象,鼓勵奴隸多生小奴隸。題外話:羅馬人生活不能沒有奴隸,因為那時候沒有其他勞動力。有機器出現之後奴隸不是動力來源,只是賺更多錢的工具,當然可以考慮解放奴隸,因為資本主義才是管理這些低階勞動力產出最好方法。
- 女性:
女性社會地位高,主要是因為女人可以有自己的財產。(在東方,女人是男人的財產) 這點跟工業革命前的英國很像。
- 蠻族:
一開始的蠻族是以掠奪做為經濟手段的遊牧民族武裝集團,後期面對的是整個民族大遷徙。(這應該跟氣候變遷有關)
- 為什麼滅亡?
作者說是因為民族失去「活力」,這點滿鳥的。是多重原因吧,看了西方憑什麼之後,應該會有更好的答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